今年以來,全省上下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把穩增長擺在更加突出位置,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助擴內需、優結構、提信心,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持續向好,全省經濟平穩向好態勢持續鞏固。
一、生產供給平穩增長。工業生產企穩回升。1-11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9%,與1-10月持平。其中,11月份增長6.6%,比上月回升0.6個百分點。41個行業中33個實現正增長,增長面為80.5%。其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9.6%,比1-10月提高0.2個百分點。服務業穩步回升。1-10月,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3%,比1-9月回升0.4個百分點。其中,鐵路運輸、航空運輸、文體娛樂等行業恢復明顯,實現營業收入分別增長30.1%、112.2%、21.6%。
二、市場需求穩固恢復。投資運行總體平穩。1-11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1%,三次產業投資比例為1.6∶37.3∶61.1。其中,基礎設施投資高位運行,增速達到24.0%,上拉全部投資增長4.8個百分點。消費市場穩步回升。1-11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8.5%,比1-10月提高0.5個百分點。其中,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增長9.2%,比1-10月提高0.6個百分點。貨物進出口持續增長。1-11月,全省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2.2%。其中,出口增長1.5%,進口增長3.3%。
三、發展動能加速優化。傳統產業優化升級。1-11月,工業技改投資同比增長10.6%,增速高于全部投資5.5個百分點。煉油、化工行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1.2%和13.5%。新興產業加快成長。1-11月,“四新”經濟投資增長10.6%,占全部投資比重達到56.7%,比1-10月提升0.4個百分點。高技術制造業、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33.6%和31.8%,分別高于全部投資28.5、26.7個百分點。線上消費保持熱度。1-11月,限額以上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1487.6億元,增長25.4%,拉動全省限上零售額增長3.4個百分點。
四、市場活力持續提振。市場主體穩定增加。以“高效辦成一件事”大力提升行政效能,營商環境不斷優化,截至11月末,全省實有市場主體1462.6萬戶,同比增長4.6%。其中,實有企業463.7萬戶,增長6.1%。財政金融運行穩健。1-11月,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977億元,增長5.3%。截至11月末,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13.7萬億元,增長11.1%。民營經濟持續活躍。規模以上民營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0%,高于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1.1個百分點;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4.4%,占進出口總值的74.0%,占比提升1.5個百分點。
五、民生福祉不斷改善。就業物價總體穩定。實施穩定和擴大就業專項行動,1-11月,城鎮新增就業117.9萬人,同比增長2.2%。扎實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1-11月,全省CPI同比上漲0.2%,較1-10月小幅回落0.1個百分點。其中,11月份CPI同比下降0.7%。民生領域投入加大。1-11月,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投資增長37.0%,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增長28.3%。
附注:
(1)國內生產總值及其分類項目增長速度按不變價計算,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及其分類項目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均為實際增長速度;其他指標除特殊說明外,按現價計算,為名義增長速度。
(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及其分類項目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為實際增長速度;其他指標除特殊說明外,均按現價計算,為名義增長速度。
(3)規模以上工業的統計范圍為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企業。
由于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范圍每年發生變化,為保證本年數據與上年可比,計算產品產量等各項指標同比增長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數與本期的企業統計范圍盡可能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數據存在口徑差異。主要原因:一是統計單位范圍發生變化。每年有部分企業達到規模納入調查范圍,也有部分企業因規模變小退出調查范圍,還有新建投產企業、破產、注(吊)銷企業等影響。二是部分企業集團(公司)產品產量數據存在跨地區重復統計現象,根據專項調查對企業集團(公司)跨地區重復產量進行了剔重。
(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統計范圍是從事商品零售活動或提供餐飲服務的法人企業、產業活動單位和個體戶。其中,限額以上單位是指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批發業企業(單位)、500萬元及以上的零售業企業(單位)、200萬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飲業企業(單位)。
由于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企業(單位)范圍每年發生變化,為保證本年數據與上年可比,計算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等各項指標同比增長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數與本期的企業(單位)統計范圍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數據存在口徑差異。主要原因是每年都有部分企業(單位)達到限額標準納入調查范圍,同時也有部分企業(單位)因規模變小達不到限額標準退出調查范圍,還有新開業企業、破產、注(吊)銷企業(單位)的影響。
網上零售額是指通過公共網絡交易平臺(包括自建網站和第三方平臺)實現的商品和服務零售額之和。商品和服務包括實物商品和非實物商品(如虛擬商品、服務類商品等)。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包括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不包括非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
(5)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范圍包括:年營業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衛生行業法人單位;年營業收入1000萬元及以上的房地產業(不含房地產開發經營),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教育行業法人單位;以及年營業收入500萬元及以上的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社會工作行業法人單位。
(6)固定資產投資包括轄區內計劃總投資500萬元及以上建設項目投資,全部房地產開發經營業法人單位開發項目投資,不包括農戶投資。
(7)就業人員是指16周歲及以上,有勞動能力,為取得勞動報酬或經營收入而從事一定社會勞動的人員。
(8)財政收支數據來源于省財政廳;金融機構信貸數據來源于人民銀行濟南分行;使用外資數據來源于省商務廳;城鎮新增就業人員數據來源于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進出口數據來源于濟南海關和青島海關;市場主體數據來源于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公路、水路、港口運輸數據來源于省交通運輸廳。
(9)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存在總計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2011-2025 @Copyright 山東電器儀表工業協會 地址:濟南市解放路134號
郵編:250010 郵箱:sddqybxh@163.com ICP備案號:魯ICP備2021030682號-1
電話:0531-85065753 傳真:0531-85065753
網站地圖 網站隱私安全說明 網站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