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為加快工業領域新舊動能轉換,實現制造強省建設目標,我省日前印發《山東省實施新一輪高水平企業技術改造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提出力爭到2020年,全省萬元GDP能耗比2015年降低17%。
據悉,2017年,全省完成工業投資2.6萬億元,其中,技術改造投資1.67萬億元,居全國首位。省經信委副主任李莎表示,通過持續深入的技術改造,工業領域動能轉換加速發力,為高質量發展點燃了助推器。去年,我省傳統產業高端化加快推進,向產業鏈中下游延伸趨勢明顯。新產業新技術快速發展,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1%,成為工業增長的主引擎。綠色發展迎來新轉折,規模以上工業能耗下降3.2%,實現了改革開放以來的首次下降。
李莎介紹,《山東省實施新一輪高水平企業技術改造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明確,力爭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對全省主導產業骨干企業實施新一輪高水平技術改造,持續提高工業數字化、智能化、集約化、綠色化發展水平,不斷提高技術改造投資績效,全面提升產業發展質量和效益。力爭到2020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9萬億元,年均增長6.5%;實現利稅1.7萬億元,實現利潤1.05萬億元;培植主營業務收入過萬億元的支柱產業10個、過五千億元的優勢產業15個、過千億元的特色產業50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經費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達到1.2%;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數量達到200家,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數量達到20家,省級及以上制造業創新中心數量達到10家;信息技術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2萬億元;工業云平臺企業用戶達到1.6萬家;重點制造業骨干企業互聯網“雙創”平臺普及率達到90%;萬元GDP能耗比2015年降低17%。
又訊 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今天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我省日前印發《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工業企業“零增地”技術改造項目審批方式改革的通知》,明確了推行企業承諾制和審批目錄清單管理的改革措施。
工業企業“零增地”技術改造項目是指在不新增建設用地前提下實施的技術改造類工業建設項目。據省經信委副主任李莎介紹,從經信部門掌握情況看,工業企業“零增地”技改項目在全部技改項目中占比超過90%。實施審批方式改革不僅可以簡化審批手續、縮短審批時間、加快項目建設,還將進一步突出企業投資主體地位,推動政府管理向事中監管、事后服務轉變,有效優化我省營商環境。
《通知》明確,對不涉及審批目錄清單的“零增地”技術改造項目不再審批,實行承諾制;對涉及審批目錄清單的“零增地”技術改造項目,由相關的行政主管部門分別進行審批,其他部門不再進行審批,實行承諾制。工業企業依據政府相關部門預先設定的工業項目準入標準,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書面承諾,并依法依規開展項目建設。
《通知》指出,工業企業在存量工業用地上利用空地新建、拆除現有建筑重建或廠房加層擴建項目,在符合法律法規、城鄉規劃、安全生產、軍事航空、消防和環保等要求的條件下,其增加建筑面積部分不再增收土地出讓金。
此外,《通知》還制定了“零增地”技術改造項目審批目錄清單。
2011-2025 @Copyright 山東電器儀表工業協會 地址:濟南市解放路134號
郵編:250010 郵箱:sddqybxh@163.com ICP備案號:魯ICP備2021030682號-1
電話:0531-85065753 傳真:0531-85065753
網站地圖 網站隱私安全說明 網站版權聲明